飯碗是一天三餐最常使用的器物
也被稱為是日本食文化的原點
使用美麗的飯碗
只要配上一些漬物
就能讓白飯變得美味可口
日本習慣是要手捧吃飯
所以手的大小、飯碗的重量、手捧的觸感
透過這些條件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飯碗
飯碗的重量大約在100~120g是最適合的
大小則是兩手的大姆指和中指半圓方式捧著的高度
順手、堅固就是理想的飯碗
材質一般以陶磁器與漆器為主
並且依季節來使用飯碗也有不同感受
春天可以選擇色彩豐富的色繪
夏天則是輕薄的染付或是淡彩
秋天和冬天則以陶器的材質來替換
在高級料亭中有時可以見到蓋飯碗的形式
蓋飯碗通常用來盛裝香氣濃郁的炊飯
在手上打開蓋子後
溫暖的蒸氣與食物香味撲鼻而來
兼顧視覺與味覺的雙重享受
有時會將飯碗蓋當作盛裝漬物的小皿
在使用上增加彈性的延伸趣味

三島手
三島的特徵非常明顯,器物表面最常出現細密連續圖紋的白象嵌圖形,
以工具或印章壓出連續凹痕,接著再以白色化妝土整體刷過一圈,白泥填滿凹下的部分,
再用道具刮去表面不需要的白泥,最後留下白灰交錯紋路,
比起豪華細緻的染付色繪器物,素樸的器物更能打動茶人們的心。
看起來花樣繽紛的三島手器物,其實與粉引一樣也是歷史非常悠久的技法了,
最早也是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但為何被稱為三島?
是因為器物上的印花圖樣很像往昔日本靜岡縣三島神社所頒佈的曆法中,所出現的圖形,
三島器物出現在歷史舞台大約是在1586年左右,
當時日本喝茶的品味已經從貴人茶專用的天目茶碗,逐漸轉移到高麗茶碗的時期。
三島的種類非常多樣化,雕三島是其中之一。
三島的文樣也非常受到日本庶民階層的喜愛,
大量出現在民間的土鍋及日常器物之中,經常會在土鍋上看到花三島的影子。

1.雕三島飯碗
松峰
直徑13.5cm高7.8cm
售價:1500台幣
網路95折:1425台幣
拉胚上釉皆為手工製作
每個釉色呈現皆有不同
--------------------------------------------------------------------------------------------------------------------------
刷毛目
刷毛目為高麗茶碗獨特裝飾技法之一
最早為15∼16世紀期間
由朝鮮李朝傳至日本
以稻草或刷毛沾取白色泥漿
以很快的速度一氣呵成
刷出力量與躍動感
具有濃厚樸拙的素人味道
講求不造作的單純趣味
刷毛目技法需要高超工匠技術
沒有第二次重來的機會
需要在一瞬間決定勝負的功力
從極簡的圓形符號中
象徵生生不息的力量
刷毛目技法通常伴隨著粉引出現
大多常見於九州唐津燒或山口縣萩燒
鑑別產地的特色可由底部的圈足來判斷
唐津燒的底土鐵質比較多
呈現灰色調的泥土
萩燒則呈現枇杷般的土色

2.刷毛目飯碗
福森研晃
直徑12.5cm高7.8cm
售價:1250台幣
網路95折:1185台幣
拉胚上釉皆為手工製作
每個釉色呈現皆有不同
--------------------------------------------------------------------------------------------------------------------------
萩燒
萩燒是日本代表茶陶之一
茶碗自古即有「一樂、二萩、三唐津」的說法
萩燒的起源自慶長九年(1604)
毛利輝元從廣島轉封至萩
自朝鮮歸化的陶工李勺光、李敬兄弟在此製陶
和唐津燒一樣製造朝鮮風的茶碗居多
萩燒的胎土是開採小郡到防府之間的大道土
混合見島的赤土和萩深山的金峰土
所製作出的器形樸拙厚實
器物表面的轆轤痕跡明顯
經常可見到木板所劃出的刮痕
尤其是高台的變化多
最為名的是底部呈櫻花狀的櫻高台
底部高台有銳利削痕是萩燒的特徵之一

田村悟朗
開始製陶時
是在萩市椿內開設小迫窯
架設半地上式穴窯和登窯
主要燒製自然釉窯變和萩燒的創作
在昭和六十二年回到故鄉
重新開設通化寺窯
持續創作至今
3.萩燒飯碗
小迫窯 田村悟朗
直徑約12.5cm 高6cm
售價:1150台幣
網路95折:1090台幣
拉胚上釉皆為手工製作
每個釉色呈現皆有不同
----------------------------------------------------------------------------------------------------
小鹿田燒
小鹿田燒獨特的三家十窯體制
從開窯至今總計十家窯元共同維持傳統製陶工作
大約一年一次十家窯會共同開採皿山陶土
再平均分給各窯元使用
製作小鹿田燒時所使用的工具
像是刷毛、鉋等都是自己手工製成
稻灰也是自己蒸燒稻草取得
雖然現代已大多使用電動轆轤製陶
但小鹿田燒還是使用傳統的蹴轆轤
從素材取得到最後燒窯完成
幾乎都是整個村莊的人合力進行
在小鹿田中女性主要負責作土工作
經過充份乾燥並以唐臼搗碎成粒子狀
再加入水攪拌反覆過濾泥水再乾燥
是非常粗重且費力的製作過程
365天不間斷的唐臼持續搗土過程
聽見村莊此起彼落迴盪的搗土聲響
甚至被選為日本音風景百選
數百年來隱匿在深山之中製陶生活
宛如托馬斯·摩爾《烏托邦》中所描述的世界
達到如此純粹又與世無爭的理想完美境界

4.小鹿田燒飯碗
直徑約13.5cm 高7.3cm
售價:1350台幣
網路95折:1280台幣
拉胚上釉皆為手工製作
每個釉色呈現皆有不同
----------------------------------------------------------------------------------------------------
釉彩紋器灰釉
加藤嘉明
現代食器作家主流大多以民藝風格為主
較少在作品中加入太多強烈的器形色彩
以樸實的風格去襯托料理食材
而上個世代的傳統派的創作者
則是追求個人的陶藝風格展現
加入鮮明的釉色與個人風格
加藤嘉明為常滑燒的地元作家
即使是已八十多歲高齡
仍持續創作不懈
釉色及器形非常強烈
研究鮫肌釉技法將近半世紀
獨特的鮫肌釉技法具有獨特的藝術感
作品經常出現於日本及國際陶藝展中

|